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电子科技大学:与祖国一起“创业”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9/29 10:08:20 人气:21 评论:0 标签:

  用今天的热词来形容,电子科技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一个“创业者”的形象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行列之中。

  而在当今的“双创”大潮下,这所伴随着新中国创业的大学也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时代。

  以“创业者”的姿态出现

  电子科技大学诞生时,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处在西方的封锁之中,急需在国民经济的新战场上靠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整个国家正在以一股拼劲、闯劲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国防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创业”。

  随着创业的推进,人才短缺问题逐步凸显。1956年,新华社在报道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厂在北京诞生时提到,“我国虽然还只有这么一个电子管厂,可是他们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仍然很缺乏”。

  1955年,当时的高教部决定,“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成立无线电工程学院”。当时的成都东郊,是中央布局的无线电工业基地,聚集了全国一半的无线电工厂。这所全新的大学承担着为新中国电子工业培养技术人才的使命。

  创业者总是在跟时间赛跑。周恩来总理在一次讲话中以近乎急迫的语气说:“无线电调整到成都,因为西南是无线电工业基地,不是调整早了,而是调整晚了……无线电搞迟了,必须抓紧搞……”

  火热的建校场景常常在老成电人的记忆中回放。学校动工时,离中央决定的开学时间只有不到一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成都东郊的平原上建起一所大学,“不说其他的,就连砖头都不够用”。当时的地方党委政府下令拆掉周边一些县的城墙,把城砖运到成都,才解了建材短缺之急。

  创业也是艰辛的。1956年,苏联专家列别捷夫奉命协助中国大学开设微波电子学课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工学院等单位都争着要这位专家到自己那儿去。

  列别捷夫考察了几个地方后,决定去“条件最差”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他的理由是:“我到中国来是支援中国人民搞建设的,当然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都什么都没有,最需要支援。”

  听到中央决定在成都成立无线电工程学院的时候,交通大学电讯工程系的师生们甚至“头脑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1956年8月,他们登上西去的轮船,逆长江而上,再从重庆沿刚刚通车的成渝铁路抵达成都。加上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成为第一批“成电人”。

  正是这批“拓荒者”,在天府之国成都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工业大学。1956年9月29日的开学典礼上,首任院长吴立人明确提出:“建校目标之一是解决我国科学技术(无线电)方面落后的矛盾。”

  不忘初心,不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创业路并不平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风浪中,这所高校就像风浪中的船,摇晃着,艰难前行。令人欣慰的是,在国家发展走弯路的时候,这所大学的学者们没有忘记初心,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微波理论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曾回忆说,在位于四川西昌的“五七干校”里,他白天参加犁田烧火做饭等体力劳动,晚上就看书学习写论文。“我告诉自己,即使来劳动改造也不能放弃学习和研究。”林为干的《微波网络》《电磁场工程》等著作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酝酿的。

  文化大革命前夕,学校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仍然牢记着国家创业的使命。党代会的决议提到,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学校“必须抢时间、争速度,在电子科学研究上赶超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即便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动员大会上,时任副院长王甲纲仍提醒同学们,“我们学院不是北大,与北大的情况不一样”,劝告同学们坚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正是这种坚守,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便在“文革”10年中,在科研上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年间,学校安排课题近100项,经费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彩色电视大会战、固体野战火箭遥测系统等一系列成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科研“绽放异彩”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在融入全球市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此时的电子科大,以其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深厚功底,再一次站到了时代的“浪尖”。

  从其培养学生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这所大学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主战场的辉煌业绩:根据校方的粗略统计,目前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电子科大校友企业近100家,总市值超过两万亿元。

  建校后的60年间,从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十门全电子交换机、第一台自动电子轨迹仪,到攻关我国首台地铁无线数传机、首个煤尘瓦斯爆炸试验站遥控遥测系统,再到“环圈结构理论”提出、“太赫兹”研究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重大进步,电子科大几乎都没有缺席。

  电子科大党委书记王志强总结说,电子科大永不褪色的烙印,是作为我国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等学府的起点。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为了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和发展而不辱使命的奋斗史。

  为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培养行业引领者

  从这个校园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活跃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占多数。也正因为创业校友众多,且以大手笔回馈母校,今年60周年校庆电子科大接受的校友捐赠已超过16亿元。

  “我们的学生出去之后敢闯。”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大校长李言荣这样评价学校的毕业生。截至2015年年底,电子科大全校共培育400多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支持1800余个学生自主研发项目,孵化学生创业企业75家,学生创业团队融资突破1亿元,甚至涌现出一批融资或年产值超亿元的创业公司。2015年11月,由博士生马天琛创办的企业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首家在校大学生创业上市公司。

  校庆前夕,1986级校友熊新翔向母校捐出10.3亿元,设立“博恩教育发展基金”,成为国内最大单笔校友捐赠,这条消息刷爆微信朋友圈。熊新翔说,大学里最大的收获是爱上了哲学。

  大学期间,熊新翔借阅了学校图书馆200多本哲学类书籍,这位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学生在图书馆里接触了“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以及中西方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哲学让他感到“豁然开朗”。

  这似乎契合了今天的电子科大在人才培养领域推行的一个新理念。王志强说,在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涵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关乎现代科技人才能否走得更远的战略问题。

  在学校的一次会议上,校长李言荣提到一位外校教授对电子科大的评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批学者包括很多后来当了院士的都曾到‘成电’学习,学成后再返校开办相关专业,那时来‘成电’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不过,举这个例子的时候,李言荣不是对师生进行爱校教育,他希望大家不要沉浸于过去的成绩,而应保持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他说,上世纪50年代建校以来,电子科大扮演了电子信息工程师摇篮的角色,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今天这个时代,电子科大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要培养电子信息行业的精英人才、引领性人才。

  “这跟国家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李言荣说,“中国现在的GDP全球第二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跟过去不一样了,中国需要创新。”今天,当中国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时候,电子科大及时地加入了这场国家创业的新洪流。李言荣说:“今天的大学生,将是中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主力军,电子科大应该为实现这个目标培养行业的引领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鑫昕)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1136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