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王楚)9月1日,宁波市鄞州中学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重磅发布了“未来系列”实践课程,该课程结合学校特色,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培养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未来企业家、未来医学家、未来艺术家等立体化课程模式。
“教育孕育未来,我们的教育应立足于民族复兴的长远大计和社会全域参与的时代格局,来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鄞州中学党委书记王仕杰介绍,鄞州中学打造“未来系列”课程,主张用未来思考今天,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空间,利用好大课堂、大资源、大平台和大师资的“活”教育和“活”课程。
典礼现场,举行了“未来系列”实践课程授牌仪式,陈剑平院士团队·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杨德仁院士团队·能源电子材料研发团队、谭忠超院士团队·赛迪(工信双碳中心)——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被授予“未来科学家”课程合作单位;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宁波中策动力机电研究院、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等单位被授予“未来工程师”课程合作单位;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陈剑平寄语鄞州中学全体学生:“要在中学阶段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并把个人的兴趣与国家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未来将属于你们!”
据了解,“未来系列”实践课程实施学生自主选择模式,确保“应选尽选”,以校内选修课和校外实践课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综合学习,建立多主体、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学生、教师、课程专家均是评价主体,形成以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