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连测试安全员都没有吗?”工作人员挥挥手离开,车门缓缓关上。几秒钟后,这辆主驾、副驾都空着的“无人车”在重庆市渝北区仙桃数据谷路上穿梭。
路上车来车往,路边行人看到这辆车没有驾驶员,满脸惊讶。车内,方向盘自行转动,严格按照道路标线和交通指示灯行驶,加速、拐弯、掉头,约10分钟后驶回出发地。
渝北区仙桃数据谷工业互联网学院成立于2022年,由重庆邮电大学(以下简称“重邮”)主动打破“围墙”、拓宽办学边界,联合仙桃数据谷共同打造。该院聚焦工业软件和智能汽车领域,通过“校、园、企”协同,搭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目前,工业互联网学院建立了4万余平方米的办学场地,包括教学科研场地、实习实训场地、学生宿舍等,自落地以来,学院入住学生已有上千人。
不仅如此,在这里,学院与长安软件等软件企业成为“邻居”,得益于“近水楼台”,校企共建了“长安智能汽车班”“传音智慧终端班”“中科创达特训班”,实现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
几年前的荒地,如今厂房错落有致;曾经偏僻的片区,现在车水马龙;不到10年时间,渝北区仙桃数据谷的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等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高速发展背后,是庞大的人才需求。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院办在产业园区,缩短培养“时差”,“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人才。如今,工业互联网学院学生就业率超92%。
工业互联网学院是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一个缩影。“重邮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重邮空间通信研究院”“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重庆市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微电子学院”“鲲鹏创新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以及10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校企合作,为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和提高学生专业对口率提供了新机制。
“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人才培养不能掉队。”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李林说。近年来,围绕国家“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瞄准重庆市科技创新布局和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求,学校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不是把学生送到企业,而是把企业引进来。”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说,“学校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平台成为学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试验田’和‘策源地’,很多没毕业的学生就被‘预定’,有的学生甚至被多家单位抢着要。”202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2.0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基地试点单位。
“我们紧扣产业需求,密切与地方政府、园区和重点企业合作,大力实施‘下山办院’和‘下山办园’,培养社会需要的实战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李林说。下一步,学校将聚焦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领域,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学科、学术、学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全面提升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