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教育家陶西平:未来课程发展的5个主要趋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10/11 10:24:38 人气:32 评论:0 标签:

精彩导读:

教学改革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在于找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两者的契合点。

人物简介:

陶西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

对于教育目标,现在出现两种现象:一种现象相当程度地强调个人发展是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另一种现象又强调教育要为个人的发展服务。这样一来,就有一个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统一的问题。

国际教育局《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的报告提出两者应该兼顾。所以,课程的教育目标很清晰,即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既为社会发展服务,也为个人发展服务。

另外,课程是社会包括各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和集体构建的产物。课程的构建不应该只是一部分学科专家来做,因为课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关系整个社会的发展。课程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教育政策提供支持。课程还应对教育改革发挥作用,通过课程的改革来推进整个学习的变革和教师决策的逐步转变。

因此,这就把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教育目标的体现,即作为社会集体构建的产品,作为教育政策的支撑,作为教育改革的动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概括了经过长期争论之后大家取得共识的一些课程发展趋势。

一、培养能力成为改革的主题

大部分国家的方案指出,拥有综合能力才可能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这应成为课程的一个目标。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提出,21世纪最主要的应该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3套技能:

第一套技能是学习与创新技能——即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技能、沟通与合作技能、创造力与创新技能;

第二套技能是数字素养技能——即信息素养技能、媒体素养技能、信息与交流技术技能;

第三套技能是职业与生活技能——即灵活性与适应性技能、主动性与自我导向技能、社会交往与跨文化技能、产出能力与问责技能、领导力与责任技能。

许多国家都开始把培养学生的技能放到教育目标里,而且放到教育目标重要的内容里面。

在英国,教育大臣尼基·摩根演讲时曾表态,树立“核心英国价值观”是英国教育的重中之重。摩根大臣强调,英国人民要痛定思痛,把传播正确英国核心价值观这种政治教育,放在与数学、英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在日本,其道德教育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原来是把道德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现在不仅融入各个学科,而且提出道德教育学科化,也就是专门提出道德学科。

2015年卢旺达教育部长曾讲过一句很有意义的话:“不涵盖国家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任何价值。”我认为,连卢旺达都能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各个国家都应该认识这到一点。

二、教与学应当齐头并进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没有教。我们过去对于知识的获得比较重视,但对知识以外的其他方面不重视。现在,我们应该更重视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权的尊重,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逐渐学会合作,等等。

我曾问加拿大约克大学的朋友:“教学改革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他们认为,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找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两者的契合点。我想,单讲教师为主体很好讲,单讲学生为主体也很好讲,但两者的契合点是很重要的问题。

三、课程框架应当走向整体

整体和综合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我们的课程设计原来是分学段设计,忽视了学段之间的联系。从将来长远看,应该打通各学段,做一个整体的设计。

二是指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融合。现实中分科教学比较多,现在只学习单一学科知识不行,运用任何单一学科知识来进行创新也不可能,所以跨学科就变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我们教学过程中还没有解决跨学科教学的问题。

四、重视教育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PISA2012结果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通过对其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成绩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并提出评价教育成功与否应该从3个维度进行,即教育的公平度、包容度和卓越度。

所谓卓越度就是要看其总体成绩的情况;公平度,则关注贫困家庭或弱势群体家庭出身的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而包容度,就是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能否有所提高来进行评价。

日趋扁平化的世界使得多样性和包容性日益凸显,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着眼于高水平、高成效的国家、地区,更要关注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儿童,对多样性、公平度及包容性的关注标志着教育的发展程度及其与时代发展潮流的契合度,也密切联系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五、推进教育的信息化

我们国家已经在教育信息化这方面做得很好了。对于教育信息化,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选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的测试并发布了有关15岁学生数字化技能的报告。报告总的结论是什么?学校没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上只是应付数字化技术,也没有培养学生连通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数字化并不一定给人们带来幸福,而因为一部分掌握数字化的人群、地区、国家可能发展得非常快,而一部分不掌握数字化的人群、地区和国家可能会加快贫穷的速度,最后形成一道鸿沟,贫富分化有可能加剧。

我们现在要想不出现数字化的鸿沟,就需要抓紧数字化教育的推进。OECD的报告中,关于数字化阅读素养的评估内容占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利用互联网,通过使用一些诸如超链接、浏览器等工具来获得信息,再根据信息数据使用屏幕上的计算机制作图表进行测试,成绩突出的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日本、加拿大等。

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和美国学生纸质阅读测试的成绩被韩国和新加坡超越。在电子阅读方面,波兰和上海表现欠佳。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韩国、新加坡和美国15岁学生的高级网络浏览技能强,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他们在点击之前,能够对链接进行甄别,并紧紧追踪回答问题所需的相关链接。

对OECD成员国15岁学生使用电脑情况的评估显示,平均96%的学生家里都有电脑,但只有72%的学生在学校使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而数学测试评估成绩好的韩国只有42%的学生、中国仅有38%的学生在学校使用计算机。

这一点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生普遍在学校完成互联网作业,2000年到2012年期间,15岁学生平均阅读成绩趋于下滑,使用计算机多的学生阅读成绩不一定提高反而下滑。评估还显示,很多学校大大滞后于科技的发展。

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之间并不是简单相关,当前计算机教学对学习潜力的发展也没有完全实现。当然,只要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人们个人和未来职业生涯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些没有掌握这个技术的人将来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应将技术整合到教学和学习当中去,为教育者提供能够支持21世纪教育教学的环境,而且为儿童提供来日成功所需要的21世纪的技能。技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技术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各国必须提高投资的效率,同时确保教师统一设计和实施技术、推动教育变革。

数字化环境中需要的基本技能也应该传授给学生,缩小数字化鸿沟首先需要教育公平,第一道鸿沟是能不能用计算机,第二道鸿沟是用计算机的能力到底达到多大程度。所以,现在需要解决一个计算机应用的公平问题。

另外,教师、家长、学生还应该警惕使用互联网所产生的副作用。互联网使用之后,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信息过量、儿童所遭受的网络威胁等。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如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链接有助于促进学习的时候,才能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密切相关。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5481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