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观点

家校联系不能靠“转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1/28 9:30:37 人气:45 评论:0 标签:

  现实生活中,“转告”运用得非常广泛和频繁,如我有一件事情要对张三说,恰好张三不在,就请相邻的人员转达一下。像这一类“转告”,主要起到了传递和扩散信息的作用。然而,在家校联系中,却存在着一种另类的“转告”。

  例一,家长到学校对教师说:“我儿子一回家就玩游戏,作业要拖到很晚才肯做,我们家长怎么说他也不听,请您教育教育他。”

  例二,一位教师给家长打电话:“您是王小刚的爸爸吧。王小刚今天又打架了,前几天刚把人家女同学的书本撕破,现在又把一个男同学的头给砸破了。你们在家要多管管了!”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我们日常家校联系中非常典型的实例。家长(或老师)有事了就把事情“转告”给对方。他的目的往往就是把这一个信息(比较多的是负面信息)传递给对方,让对方知道,希望他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表面上来看,这一“转告”似乎与上面所说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思考,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种“转告”其实非常不正常、不合理,这种“转告”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不负责任”。第一个例子中,这位家长面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习惯,自己没有有效的办法——可能也没有想过要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就直接地、简单地把问题转告给老师。他自己完全放弃了作为父母应承担的责任,把教育的责任推给了老师。而且,在其潜意识中,可能寄希望于老师用某种手段来制服孩子。这样的“转告”不仅是对自己孩子的不负责,而且是将压力转嫁给了老师。第二个例子中,这位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此简单化的“转告”更是不科学、不可取、不负责。我不知道这位老师所谓的“在家要多管管了”的下文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倘若这位父亲的脾气比较急躁,倘若这位父亲劳累了一天刚刚回到家,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人有时候会有一种避重就轻、避害趋利的潜意识,但是,一位有责任的教师(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决不会简单、粗暴处理,即便有转告的必要,也一定会慎之又慎,巧妙沟通,共商办法。其实,转告并非不可为,而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向谁“转告”(咨询)?怎么样恰当“转告”?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又要考虑到自己的责任,还要考虑到“转告”对象的处理能力。只有如此,“转告”才能显现出教育咨询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广而告之”。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2042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