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新闻

“实习”如何成了富士康的“生产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6/27 9:33:30 人气:35 评论:0 标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学期开始,江苏淮安一些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就碰到了烦心事儿,开学报到后,学校突然安排他们到淮安的富士康工厂“实习”。 

  食品技术学院、电大幼师专业、财经职业学院……这些学校的学生到富士康的生产流水线上“实习”,与其所学专业“驴唇不对马嘴”,却被冠以“体验企业文化交流”、“锻炼个人能力”之堂皇,令人感叹:我们就是不缺文字游戏的“人才”。 

  体验“企业文化”,为何全都去一家企业?在生产线上每天重复着一种动作,体验的又是什么“文化”?社会上很多岗位都能锻炼个人能力或体验吃苦,为什么只有富士康成了唯一选择? 

  记者进一步调查,其实已经揭开了“去富士康实习”的真正“意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士康老员工把问题的矛头指向了“iphone5”。他说,淮安富士康接了大订单,暑期工离开后,人手明显不够。而且其他的媒体报道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为了配合苹果公司的产品推出计划,富士康不得不无条件地加快生产进度”。而“去富士康实习”与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5”计划,难道仅仅是巧合? 

  院校“学生实习”成了富士康的“生产力”。在经济界与政界纷纷探讨“生产力”外延的背景下——公共关系是生产力、接待是生产力。富士康为了应对因“iphone5”计划而不得不无条件加快生产进度这一难题,引进“实习生产力”,对当下流行的“××也是生产力”的理论,也算是不经意的“应景”。 

  然而,虽说拿“学生实习”当廉价劳动力并不是新鲜事,但“实习”不会无缘无故地成为“生产力”,这里面主要是经济学问题,说得更明白点,跑不出市场法则与商业交易的性质——不会白白给你提供廉价劳动力,学校不是傻子,学校管理者也不是傻子。 

  而众多院校同时给一家企业供应“实习生产力”,这里面是否有政府部门“协调”?谁才是这种特殊“生产力”的源头“供应商”?此前一直有“公务员完不成任务本人要去顶班打工”之类的报道。 

  实质问题是,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白热化的竞争下,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满足企业各种正当与不正当要求。 

  “学生实习”成为企业“生产力”的背后逻辑在于,权力也是生产力;权力与资本存在共同利益也好,资本擅于利用“权力生产力”也好,反正资本与权力结盟带来的“生产力”确实不少。而我们最需要警醒的问题则是地方片面追求“发展”的同时,其实是以很多方面的倒退为代价的。(马涤明)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4979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