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新闻

职场青睐什么样的大学生?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7/13 11:28:49 人气:33 评论:0 标签:

  一个人的成功有多少是汗水和努力造就的?当名校情结愈演愈烈,名校效应究竟价值几何?学习、成长、能力提升,大学又该为学生担负怎样的责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报告,数十位专家基于此项目2010—2011年度的调查数据,探索了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机会获得、能力提升、就业表现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谁能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 

  课题组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报告(2011)》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地区、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先赋性差异不仅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带来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报告显示,在获得高考自主招生名额、保送资格以及加分等优惠政策时,农村学生处于劣势。其中,生活在直辖市的学生,获得自主招生名额的可能性是农村学生的5.5倍。农业户口学生中,获保送资格的比例为0.3%;非农业户口学生中,有0.8%获得保送资格,高于农业户口。除了户口之外,在所有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中,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其中省会城市最高,为27.5%,其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 

  调查者分析认为,存在此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保送、加减分优惠政策以及自主招生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想成功获得保送、自主招生等资格,学生家庭需要承担相当的经济成本、文化成本和时间成本,在这方面,非农业户口的学生显然具有优势。 

  此外,父代教育水平也对子代的教育机会存在一定影响。调查指出,处于优势地位的父亲阶层资源和他们所对应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子代的机会获得。但同时,中下阶层的子代有着强烈的地位崛起和向上流动的意愿,也更多地利用高考的考试选拔机制实现上升意愿。 

  参与研究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精明认为,除去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农村生源比例下降外,阶段性的教育不公等现象确实客观存在,这也进一步呼唤多样化选拔机制的丰富和制度的完善。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5254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