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观点

“我有钱”不仅仅是童言无忌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1/4 9:40:36 人气:35 评论:0 标签:

  周末上培训课,一个迟到的3岁小女孩为了进教室,两次和老师说“我有钱”。这让同样带孩子上培训课的郑女士很惊讶,随后她将这件事发到了朋友圈里,引来朋友们跟帖评论上百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许对“有钱就任性”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但闻听一个3岁女童对“我有钱”三个字的脱口而出,还是让人唏嘘不已。本当天真无邪的懵懂孩童,何以拥有“有钱就可以买上课”的认知与底气?虽说古语有言“童言无忌”,但此情此景的“我有钱”,却并非如商场购物时孩子“小大人”般的萌萌哒。“从娃娃抓起”的德育教育和价值观引领,应为人们必须直面和慎重对待的严肃命题。

  也许,“有钱买上课”并非出于家长的主观授意,也并非孩子炫富摆阔的刻意所为,但即便是不分场合、不看对象的“讨价还价”,由此透露出的“金钱万能”和“有钱任性”思维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在引领孩子购物或教会其认知货币功能时,注意明辨是非和厘清边界,正确告知其金钱的用途和在具体使用中的局限性,切忌于有意无意间传递出“有钱就能搞定一切”的价值观误导。

  微信中,培训机构老师介绍:“这个小女孩不是第一个说自己有钱的小朋友,说自己有钱或爸爸有钱、妈妈有钱的小朋友已经有好几个了。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说这样的话,想让老师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显然是一种凡事靠“拼爹”“拼钱”的社会潜规则在孩子们身上的折射。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认知社会、形成品格和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有样学样”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特性,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的监护职责不可懈怠。这就要求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首先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金钱认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生活细节,谨防恃财骄横之举给孩子留下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负面印记。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1595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