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张婷 武隽)9月17日,“2025基础教育创新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圆满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8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展开深度交流,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柯春晖,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范绪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宝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连保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旗长乔小军为大会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干货满满。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在报告中,既剖析了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现实背景与动因,又聚焦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的职责定位,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路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处处长陈文涛指出,要把基层作为教育改革的“试验田”,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同时建立“实践-总结-推广”的闭环机制,让更多经过检验的基层经验转化为全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财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韩平、窦桂梅分别从区域教育改革、学校办学实践角度,分享了浙江、北京等地的创新经验。
案例发布成为大会核心亮点。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平在会上发布了创新案例名单。今年6月,中国教育报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委会共同发起了“区域教育与集团化办学创新案例”推荐活动。据悉,此次活动覆盖全国28个省份、30余个地市、300多个区县及300多所集团校,经专家严格遴选,最终发布50个区域教育创新案例与50个集团化办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涵盖扩优提质、教育评价、人工智能赋能等关键领域,既有东部地区的科技融合实践,也有中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探索,全面展现了全国基础教育“百花齐放”的创新态势。
下午的平行交流中,三大会场围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集团化办学内涵发展的深度探索”三大主题,开展分组研讨,共有20位市县局长、15位集团校校长进行了交流,形成多项实践共识。
本次大会由中国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委会主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政府承办,学科网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