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蒋夫尔) 7月28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办录取现场,迎来了70余名特殊“客人”。来自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两地的考生、家长、教师代表、自治区招生考试系统行风评议员、新闻媒体记者代表70余人参加了开放日活动,现场零距离感受高校招生网上录取。
位于乌鲁木齐市南昌路的自治区招办高招录取现场,守卫森严全部封闭。为了确保录取现场的绝对安全,还有武警录取期间保卫工作及维持秩序。即使是工作人员也要凭借带有照片的专用通行证方可入内。虽然是受自治区招办邀请,但这70余名特殊“客人”,也必须在武警战士的身份检查后才能一一进入录取大楼。
自治区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录取期间所有录取工作人员一律不允许带手机进入录取现场;不允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凡出现离岗、串岗、脱岗现象,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凡需离开录取大楼外出办事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值班门卫和哨兵方可放行。录取全程阳光、透明,现场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高考录取全程公平、公正。
自治区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自治区招办开设了咨询组,实行电话咨询一号多机。今年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录取有什么疑问,可拨打咨询电话。每天接到考生家长咨询有关投档、征集志愿情况的电话,从7月6日至7月28日已接到咨询电话8184个,几乎可以说是“一刻不停”。
考生家长秦芳在录取现场了解后说,录取工作要经过这么多环节和流程,是之前没有想到的。走进录取场参观的过程,就是去神秘化,增亲和感的过程,原来,录取没那么简单。“今天在这里感受到了录取的公平,我看到工作人员在按照各学校的投档线投档,心里很踏实。我的孩子分数比投档线高了5分,已经投到了一志愿报考的高校。来之前就想了解下如果没过投档线是否可以调剂,现在看到结果也就放心了。”来自昌吉州的学生家长曾琴说。“信息公开、全程透明”,此行参观的“客人”均谈到了一个共同感受。
在录取场,“客人”们看到了不少工作人员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上院校信息逐一审核,一边不时查阅资料,一边打电话与高校沟通。原来,录取场对每一位“预退档”的考生都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对退档不合理的考生还要提请高校复议。“当然,如果考生有不符合录取规定,从高校选才的角度,只要合理合规,我们也会审核通过的。”一位工作人员对“客人”们的解释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录取对每一位考生都是“公平和公正”的。
据自治区招办汉语录检组副组长、巴州招办主任王军介绍,作为招办汉语言录检组的录检员,主要负责监督各高校是否按照学校在教育部“阳光平台”上公布的录取规则、录取计划进行公平公正的录取,最大限度地维护新疆考生的合法权益。对于符合录取条件并且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由录检员打印录检花名册并邮寄给高校,由高校发录取通知书,自治区招办将在网上及时公布录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