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海、南京等地出现的稻飞虱虫雨吗?原本是稻田里的常见害虫,是何种原因竟也让城市居民都不堪其扰?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昆虫生态课题组最新科研成果揭示,原来,昆虫也有“移民”情结。
该课题组利用来自英国洛桑试验站昆虫迁飞和空间生态学课题组提供的昆虫垂直监测雷达数据分析后发现,每年约3.5万亿昆虫“移民”飞过英国南部。同时发现,昆虫“移民”的迁飞方向存在季节性变化,通常春季往北飞,秋季往南飞,大规模的昆虫迁飞带来的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将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生态过程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该研究关注150米以上高空的、10毫克以上的迁飞昆虫,对英国洛桑试验站提供的2000-2009年所有的雷达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高空网对小型昆虫进行了采样,首次发现每年约3.5万亿昆虫‘移民’飞过英国南部,其生物量约3200吨,相当于22000头在天上飞的驯鹿。”该校植物保护学院胡高副教授表示。
据胡高介绍,应用雷达研究昆虫迁飞有近40年的历史,但以往研究仅关注了少数夜间飞行的农业害虫,没有关注过夜间和白天高空飞行的所有昆虫。事实上,大多数迁飞性昆虫都提供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比如传播花粉、吞食农业害虫,或者是作为鸟类和蝙蝠的食物。
据了解,我国几种重大的农业害虫都具有迁飞性,如水稻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以及北方的粘虫和草地螟等。目前,国内多家单位利用昆虫雷达开展昆虫迁飞学的研究,并期望昆虫雷达能够用于重大农业害虫种群动态的自动化监测,但一直存在数据分析的技术瓶颈。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昆虫迁飞的宏伟场景,同时也展示了昆虫垂直监测雷达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