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自1987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学生军训试点学校以来,始终坚持把学校政治教育与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德育教育与解放军优良传统、校风校纪教育与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专业知识学习与军事知识学习相结合,始终将“四个结合”贯穿于整个学生军训过程当中,初步形成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军训工作之路。
一、加强认识,完善机制
我校学生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靠的是形成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一是把学生军训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学生军训工作由学校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武装部具体负责实施;二是不断加大对国防教育的投入,保证军训场地和训练经费的落实,确保学生军训工作的顺利完成;三是结合实际,对学生军训的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场地设施、经费保障、实施计划、奖惩措施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做到军训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创新模式,拓宽阵地
针对学校国防教育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一是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建立和完善大学军事课教育网站,开设国防教育专栏,充分发挥网上资源优势,提高教育效果;三是加强军训文化建设,每年举办“国防文化节”,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文化活动,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青春热情。
三、配强师资,抓好建设
把军事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军事教师的配备参照其他系列教师的任职条件,坚持德、才、能兼备的原则,既考虑现实需要,又兼顾长远发展,扎实搞好军事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同时,注重加强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有效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学生军训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军训效果不断增强。学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一项军训教学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军事课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浙江省高校军事课首门省级“精品课程”。
今后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通知》,学校将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我校学生军训工作水平。
一是明确课程定位,完善培养目标
学生军训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按照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开展理论、技能课程的教学,确保教学对象、学时学分、课程安排、教学质量等方面得到保障。
二是注重内涵建设,突出教学重点
从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和责任心等方面全面落实教学内容,教学注重顺应时代的发展,跟随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向,通过新知识和新信息带动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引入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三是开展主题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把理论教学环节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把国防教育当作“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国防科普活动,通过军事读物、国防网站传播军事知识,做到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