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招聘信息

为国选优,为国聚贤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1/25 10:29:53 人气:31 评论:0 标签: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奖项,2014年开展了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首次评奖后,在基础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按照《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2018年是第二届。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再次承担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在教育部领导和教师工作司、基础教育司的指导下,学会高度重视,经长达半年多的积极筹备,于2018年7月底顺利完成了评审任务。

评审总体情况:关注度更高,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本次教学成果奖经各省级单位推荐申报、资格筛查后进入网络评审的成果共1382项(其中港澳地区成果10项),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的分类要求,将其分为38组进行网评,由各组专家在审阅本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打分,系统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自动统计平均成绩。网络评审结束后,共有563项成果入围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专家经独立审阅成果材料、小组评议、大组合议和评审委员会会议、投票表决等程序后,最终确定了特等奖拟授奖成果2项,一等奖拟授奖成果50项,二等奖拟授奖成果400项。相比2014年,社会各界对评奖的关注度更高,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和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并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推荐和申报,更为细致周密地筹备前期准备工作,参评成果的平均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评审结果分析:小学申报成果最多,地理科学获奖率最高

本次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参评成果共1382项,入围会议评审563项,入围率40.74%。会议评审后,产生拟授奖成果共452项。拟授奖率为32.71%。

1. 按地区分析

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港澳地区均组织参加了本次教学成果奖的评审,高于平均获奖率的地区有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山东、重庆、广西、香港、广东、海南、澳门等12个省、市、地区,共有326项成果获奖,占获奖成果总数的72.12%。

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成果共52项,由上海、江苏、北京、重庆、山东、浙江、广东、香港、西藏、澳门、贵州、江西等12个省、市、地区获得。

2. 按类别和学科分析

按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分类三”,成果类别包含:评价、特教、综合改革、德育、教学、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艺术、语文、数学、体育、技术(劳技)、幼教、外语、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其他共21个类别。

各类成果中获奖率最高的为地理和科学学科,分别为50%和42%,其他除幼教、劳技、综合实践外,获奖率相对均衡,均在30%-38%之间,幼教成果获奖率最低,为20.9%。

3. 按学段分析

按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分类一”,成果亦可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其他”指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学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相关内容融合衔接等模式(见表1)。

申报成果中,各学段(领域)占比最高的是“小学教育”和“其他”类(均为27.79%),其次是高中教育(20.04%),但获奖占比中“其他”类别远高于别的学段(领域),为36.06%,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小学教育(24.12%)和高中教育(22.35%);从学段(领域)获奖率来看,排名靠前的分别为其他类(42.45%)、高中教育(36.46%),说明这两类成果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学段(领域);学前、初中的成果从获奖率来看不占优势。

4. 按成果申报者所在单位性质分析

申报成果中,中小学、幼儿园成果占所有成果申报数量约67.66%,高校、教科研及教育管理单位、联合申报成果占所有成果数量约32.34%;获奖成果中,中小学、幼儿园获奖成果数量占55.75%,高校、教科研及教育管理部门、联合申报成果占44.25%。

5. 按成果研发、实践检验时间分析

申报成果中,研发、实践检验时间为6-10年的成果占比最高,为51.01%,获奖占比也最高,为48.01%;获奖成果占比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实践检验周期11-15年(25.44%)和16-19年(10.48%);研发、实践检验周期在20年以上成果虽申报仅占5.07%,但获奖占比却高达了9.73%;而短周期成果(5年以下)申报占比15.48%,获奖占比仅为5.97%。按周期长短分别计算该类成果的获奖率,发现获奖比率基本与研发、实践检验周期成正比(见表2)。

获奖成果特点:体现新探索和新实践

新一轮教学成果奖评选,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梳理本次获奖成果,总结特点如下:

1. 覆盖面广,厚积薄发

本次教学成果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均有成果申报,获奖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从成果的申报地区来看,获奖成果有中心城市,有发达地区,也有许多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校,充分说明改革不分区域,不分城市农村,只要有教育的理想,有科学的态度和实践的勇气,就能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从学段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幼教、特教均有代表性改革项目获奖;从学科专业来看,获奖成果涵盖了几乎全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专业;从研究主题来看,包含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和某一学科范畴内的教学改革实践,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都有体现;从教学成果研发、实践检验周期上看,获奖成果的研发、实践检验周期均在4年以上,周期超10年的成果占46%,更有一批实践周期长达几十年的经典教学成果。

如特等奖成果“走向世界的中国数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上海经验”,自1998年上海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开始,紧盯国际数学课改发展趋势,聚焦数学教育现实问题,历经20年的研究、探索和教学实践积淀,从优化数学基础和变革教学方式突破进行改革探索,再构数学课程、教学、评价、教研体系,有效提高了数学教育质量,其成效已在PISA测试等国际权威评价体系中得到检验,成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先锋。诸如此类的成果还有很多,这些成果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检验和凝练,可谓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5864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