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观点

做一名会“示弱”的教师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2/12 10:38:30 人气:34 评论:0 标签:

  【案例】

  自主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对搭建区投放的一些规格不一的长方形纸箱产生了兴趣。看到子益把纸箱往游戏场地运,萌萌和正正也加入了进来。很快,他们就收集好了十几个箱子、易拉罐和积木等材料。子益对同伴说:“我们来搭座城堡吧。”萌萌和正正点头答应后,三个人很快忙碌起来。

  只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搭好了一个城堡的底座和城墙。这时,萌萌跑到我身边求助:“老师,我们想搭个三角形的屋顶,可是没有三角形的材料。”我想了想,回答道:“可是我这里没有你需要的材料,你们自己再想想办法吧。”于是,子益在材料区里转来转去,忽然他高兴地说:“有了!”只见他把两个纸箱沿着城堡的城墙倾斜着摞起来,退后几步看了看,似乎很满意,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三角形屋顶搭好了!”萌萌瞧了瞧,说:“还不大像三角形。”然后,子益又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起来:把一侧倾斜的纸箱调整到与城墙大约45度的角度,并让几个纸箱保持在一条斜线上。正正见状,连忙把另一侧的几个纸箱也调整了一下,让城堡两边变得对称。看到自己动手搭建出来的三角形屋顶,孩子们不由得欢呼起来。

  萌萌围着搭建好的城堡转了几圈,找来一个易拉罐和几个拼接在一起的积木,又向我求助说:“老师,你帮我把积木拆开吧。”我摇摇头说:“我的力气太小了,拆不开,怎么办呢?”萌萌显得有些失望,这时她发现了不远处正在照相的肖老师,说:“我去请肖老师帮忙吧。”肖老师接到求助,轻松地把拼接在一起的积木拆开了。

  子益踮起脚尖想把一个易拉罐放到城堡的房顶上,但努力了半天还是够不着。于是,他对旁边的正正说:“你帮我放上去吧。”正正很快帮他把易拉罐放了上去。子益又把积木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易拉罐的上面。子益开心地大叫起来:“老师,快来看!我给城堡搭了一个漂亮的房顶!”我看后赞叹道:“哇,真的很漂亮啊!不过,你为什么要请正正帮忙呀?”“因为正正比我高啊。”“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自己变得高一点呢?”子益想了一下,说:“我有办法了。”他拖来一把小椅子,踩上去试试,仍够不着城堡的房顶,又找来一个小垫子摞在椅子上,努力让自己稳稳地站住,终于成功地把屋顶搭好了。子益高兴地说:“老师你看,我自己也能行,你给我们拍张照吧!”三个小伙伴兴奋地在搭好的城堡前合照留念。

  【分析】

  在自由自主的游戏状态下,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该如何介入游戏、指导游戏呢?

  教师不妨尝试适度“示弱”。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否需要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判断,如发现幼儿的求助是一种对教师的不自觉的依赖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示弱”的方法,给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案例中由于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过于单一,虽然幼儿在解决缺少三角形材料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灵活性和社会交往能力,但实际上还是影响了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创造性使用。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应适当提供多种形状的大型积木等材料,支持幼儿搭建出更丰富的建构游戏内容,提高建构游戏水平。

  教师可通过“示弱”保护幼儿的“真游戏”。幼儿在自主游戏开始后,真正进入游戏状态至少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过渡,而在这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幼儿的游戏兴致正渐渐旺盛,却因教师“好心”的指导或者“干扰”而失去继续游戏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游戏指导时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尽可能巧妙无痕地进入幼儿的游戏中,努力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护他们的“真游戏”。

  只有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做到支持、鼓励、欣赏幼儿,基于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使游戏的过程成为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促进幼儿的学习品质不断提升。(作者:史鸿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2191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