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观点

谁来培训教师,是个大问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6/28 10:22:41 人气:21 评论:0 标签: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教师培训学分标准体系,健全学时学分合理转换机制,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发挥培训学分应用价值等。(据新华社消息)

  当前,一些教师培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项目设计、轻整体规划,重统一培训、轻教师选学,重短期学习、轻持续提升,重学时认定、轻结果应用等问题,教育部此番提出的学分管理指导意见,正是“十三五”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颁布后,现实中常常听到的诸如“课程内容不落地”“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劳民伤财瞎折腾”等吐槽抱怨有望得到缓解和改善。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这话用在教师培训上,同样贴切。从实践反馈来看,一次培训能否收到实效,能否让受训老师们感觉“吃得饱”、“吃得好”,关键在于师资水平。如北京市正在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计划”,老师们不但不觉得是额外负担,反而纷纷主动“抢课”,在一些学校,往往报名刚开放几分钟名额就被抢光。其原因在于授课教师限定在一线承担教学任务或开展研修工作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包括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这些“老师的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过硬,自然容易“吸粉”。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师培训效果的关键,而要形成教师培训的新常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则必须首先在制度层面取得突破。从政策体系层面上看,我们可以用“有法可依,逐步完善”来概括现行的教师培训体系。如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就提出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还专门就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问题作出了规定;新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五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然而这两部法律只是从原则上笼统地对教师培训做了描述,对于在实践中如何具体落实,则还付之阙如。至于培训师应具备哪些素质、能力和资质,如何淘汰不合格培训师等方面,更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区往往还在“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培训的制度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里,教育工作者们还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5016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

                                                                                                                    

上一篇: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