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绽放

"211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张文栋访谈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6/29 10:16:48 人气:62 评论:0 标签:

  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星移斗转间,已经走过了109年的辉煌历程。百年风雨,百年期冀。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始终高擎科学、民主、进步的大旗,播种文明,开垦未来,不断点燃三晋大地上的文明圣火,不断孕育振兴民族大业的栋梁之才,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和依托。数代人的艰苦创业铸就了今日太原理工大学的辉煌,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仅有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

  学校秉承“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传统精神,构建起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6万余名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并承担了包括“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各类项目48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384项(其中,1997年合并办学以来获得国家项目科技奖15项),教学成果奖132项。在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学校又有两位教师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学校不断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大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为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几年来,先后与全国十几个地市和400余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亿元。

  问:张校长,您好,太原理工大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请您介绍一下学校近年来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情况。

  答: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了上下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以来,十余年间,理工大人凝心聚力、求实创新,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和谐、快速、跨越发展。

  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着力强化高素质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获国家教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4项、二等奖59项。产生了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教学团队,拥有了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0名省级教学名师、23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品牌专业。学校在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获批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第二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学校,构建起了国家、省级、校级多层次、多元化的学生创新实验体系。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能够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工程技术人才,搭建了广阔平台。

  学校大力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实施了“研究生培养保证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与太钢等大型企业联合建立了5个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

  学科体系趋于完善,学位点建设实现了新突破。目前我校本科专业6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3个,特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实现了我校“非工科类”博士点零的突破。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3个、重点建设学科12个、重点扶持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点,11大学科基本覆盖了山西主要工业领域。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环境不断优化,绩效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出台了新的人才引进办法,人才引进有了新突破。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其中引进双聘院士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5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4名、教育部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10名。作为“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先后引进“山西省特聘专家”8名。

  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为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在新建的大学园区新增了2274亩教育用地,为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奠定了基础。此外,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办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硕果累累,招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风建设成绩显著。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照“十二五”规划正在稳步推进。 


本文网址:http://www.jypx888.com/show.asp?id=5040

              重点推荐:魅力女性工程                                                                       最新推荐:农业培训                             教育培训加盟